这件关乎2.5亿老年人的大事,该“怎么看”“怎么办”?
发布时间:2019-11-29 15:32:22
素材来源:《人民政协报》官微
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,截止至2018年年末,中国大陆总人口(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华侨)139538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。其中,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,占总人口的17.9%,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,占总人口的11.9%。
“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”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”……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、综合性、指导性文件。《规划》的出台,也标志着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。
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、华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、华邦美好家园养老集团董事长苏如春
《规划》近期至2022年,中期至2035年,远期展望至2050年,为我们积极应对老龄化提出了战略安排。这份文件,既有对老龄化的深刻认知,指出老龄化“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”,也有对老龄化影响的前瞻把握,认识到老龄化对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综合国力等各方面的深远影响;既有应对老龄化的总体框架,按照2022、2035、本世纪中叶三个时间点进行整体谋划,又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,包括5个方面具体工作任务。总体而言,《规划》有认识论也有方法论,有战略也有战术,有框架也有部署,对于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影响,对于投身养老事业的企业家来说,也是一种指引和鼓励。
《规划》首先回答了应对老龄化我们“怎么看”的问题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,老年人口数量最多,老龄化速度最快,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。这样的国情之下,很多人对待老龄化如同洪水猛兽,谈之色变。其实,这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面。规划明确指出,“挑战与机遇并存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,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,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”。这段话充满辩证思维,为我们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方法论启示。我们要看到挑战更要把握机遇,在努力挖掘老龄化机遇的过程中解决养老问题。
《规划》还回答了应对老龄化我们“怎么办”的问题。《规划》提出的5各方面工作任务,有很强的“问题意识”,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。比如说,《规划》提出,“健全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充分发展、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,多渠道、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,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”。我们在企业发展中,也形成了“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、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”的发展模式,这既说明我们这条路走对了,也说明《规划》接地气、有实招。再比如,《规划》提出“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”,我们现在也正在努力构架大康养体系,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养老产业。
同时也要看到,制定文件只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;老龄化的新机遇不会自发到来,而需要我们用深化改革来把握宝贵机遇。应该看到,养老产业既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,需要在房地产、医疗、养老服务人员等各方面进行投资,同时也是一个收益周期较长的产业,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步回收成本、实现盈利。正因此,把《规划》的5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,还需要政府根据养老产业的特点、痛点和堵点,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支持,最大限度激发参与热情、释放市场活力,激励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,形成政府和市场、企业良性互动的合力。
《规划》的出台,犹如为我们应对老龄化点燃引领方向的灯塔,更为我们更好推动养老事业、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工作坐标。养老,既能带来经济效益,更能带来社会效益。我们相信,有国家层面的高瞻远瞩,把《规划》的精神落到实处,就一定能够妥善应对老龄化冲击,用“银发经济”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(作者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、
华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、华邦美好家园养老集团董事长苏如春)